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

(四)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


【上人講解】

【子曰】:孔子說。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】:吾,就是我。我十五歲那時候,我就發心想要來求學問。

【三十而立】:等我三十歲那時候,就立得住了。

【四十而不惑】:四十歲,就對學問真正地認識了,沒有懷疑了。

【五十而知天命】:到五十歲的時候,我就知道應該守的上天的命。

【六十而耳順】:到六十歲,無論聽什麼,就都明白它的所以然,因此也就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了。

【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】:我到七十歲的時候,心裏想什麼,就可以做什麼,都不會犯規矩了。不踰矩,就不超乎規矩。

出處:

https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f_others/confucius_analects/confucius_analects_02.htm


所以你們不要把這個「不爭,不貪,不求,不自私,不自利,不打妄語」這六大宗旨看得那麼簡單;這個裏頭包羅萬有的,不過改變一個名詞,就再淺顯一點。

正心然後才能修身;修身,就要談到任督二脈了。那麼孔子最後想要把修身的道理告訴大家,就是「去欲斷愛」;可是曾子就冒冒失失說他懂了,那麼孔子也就不能無問自說,也就走出去了。孔子走,當時很失望;你們知道嗎?很失望!唉!這不知道怎麼才能懂?

怎麼知道他也懂得這個去欲斷愛的功夫?他說的:「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

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」,他十五歲就要學做一個學者。「三十而立」,到三十歲了,他就立定志氣了,立定志氣要幹什麼呢?要修道。他那時候才認清楚了,立定目標說我要修行了。「四十而不惑」,到四十歲,就不被外境所搖動了。外境是什麼呢?就是財色名食睡,就是這個;不過儒教它沒有這麼顯著地說出來。就是財色名食睡不能搖動他,這「四十而不惑」。

「五十而知天命」,他五十就知道天命;天命,就是世界一切生生化化的這種道理。「六十而耳順」,六十歲那時候,他真是不被外境所轉,耳順了;就聽著是也好,非也好,誹謗他也好,讚歎他也好,他都不動心了。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」,七十,他想什麼都是對的了,因為那時候,他已經就是一個真正修道的人了;不論做什麼事,他不違越這個規矩,不犯這規矩。

出處:

https://www.drbachinese.org/vbs/publish/551/vbs551p018.pdf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