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子有疾,召門弟子曰:「啟予足,啟予手!《詩》云:『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』而今而後,吾知免夫!小子!」

(三)曾子有疾,召門弟子曰:「啟予足,啟予手!《詩》云:『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』而今而後,吾知免夫!小子!」


【恒賢法師講解】

在《論語》有幾章是記述曾子在那時候說什麼、給他的弟子說什麼,或者別人來看他時,曾子所講的道理。

「曾子有疾」:有疾,不是普通的病,就是在那時候就病得快要死了。曾子是孔子的一個弟子,他有病了,快要死了。「召門弟子曰」:曾子是孔子的弟子,可是他也有他自己的弟子。曾子就召集他的弟子到身邊來。叫他們來,因為就是最後的機會,他們可以互相見面,還可以教導弟子。曾子就說,「啟予足,啟予手」:曾子躺在床上把那個被子掀開來,要弟子看,說:我的手足還是存在的,沒有受到損傷,我的身體還是全的。因為要孝順父母,對於父親母親給我們的身體,我們有一個責任,就是不要把這個身體傷害了。在古代,如果犯法,一個很普通的刑罰、punishment,就是把犯人的一個手、或者一個足割下來、斬斷了,所以是很虧德又丟人現眼的一個事情,人人都會知道你是犯法了,也丟父親母親的臉,甚至整個家族都受到影響,受到傷害。這用意也就是警告人不要用身體、性命去做壞事,可是做壞事也是不容易避免的;所以曾子就引用《詩經》裡這三句話來說,「戰戰兢兢」:就是要很小心的、很謹慎的,不可以馬虎的。「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」:在世間上做壞事,就好像站在深淵旁邊,又好像踩在結了一層薄冰的水面上,是很不容易避免失足的;那個情形,就是有那麼危險的。

「而今而後」:「而」,就有一個不同的意思在這裡,就是好像「自今以後」:從現在開始,以後就是這樣子。「吾知免夫」:我知道那個危險,已經可以免去犯那樣的過錯。他這就好像「蓋棺論定」,就是在最後,就可以決定那個人一生就是怎麼樣子。曾子的意思就是他這生大的壞事沒有做,沒有做讓父親母親丟臉的事情。「小子」:是對弟子的稱呼。就是好像說:「我的弟子!」要弟子知道愛護身體的道理。

【上人講解】

《論語》說的是做人的條件。我們做人必須要守法律、守規矩,一舉一動不要傷害其他人,也不要傷害自己;要尊重其他人,也要尊重自己。你只知道有自己,不知道有其他人,這是不尊重其他人,也不是尊重自己。所以曾子他臨死的時候,他告訴人來檢查檢查他的手足是不是有所損傷──是自己把自己弄得損傷?或者被國家懲罰損傷了?或者不守規矩,受其他人的打,或者殺傷?這種種情形。

【曾子有疾,召門弟子曰】:曾子有病了,臨死,他告訴所有的門人說。這個門人,包括一般的學生;其中或者也有他的朋友,也有他的同學──那麼他召門人,當然或者有他們在這兒也做見證的意思。他告訴他們,【啟予足,啟予手】:看看我的手腳有沒有什麼損傷? 

【詩云】:這是《詩經》上說的。【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】:要小心謹慎啊!就好像面臨很深的水一樣,又好像腳踏到薄薄的冰面上一樣。在北方的冬天,天氣是很凍的,連河水都結成厚厚的冰,像路面一樣,人可以很安全地在冰上走來走去。可是,到了春天,天氣變溫暖了,冰從底下開始一點一點融化,只剩表面一層薄薄的冰,你眼睛看不出來哪裡是底下已經化冰了的;人若是一不小心,踩到薄的地方,冰面一破裂,就會掉進底下的冰水裡,就不淹死也會凍死。這「臨深履薄」,言其是到了很危險的地方,要這麼很戰戰兢兢的,很戒懼謹慎的。所以曾子他這一生,是時時刻刻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」的,這樣子小心謹慎來做人。

他這已經要死了,說:【而今而後,吾知免夫】:從現在,我才知道我啊,這個做人是做得圓滿不圓滿?有沒有以上所說這個情形啊?在沒死之前不知道能做到圓滿,那麼臨死的時候,這他自己知道,自己做得還過得去。所以最後又對門人說,【小子】:你們各位啊!都要注意,也都要愛惜自己的身體!

(編按:曾子,名參,字子輿,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(今山東嘉祥縣)人。性魯而老實,事親至孝。是孔夫子晚年的弟子,孔門七十二賢之一。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,是儒家學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,世稱「曾子」,被後世尊奉為「宗聖」,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。曾參小孔子四十六歲,在他二十七歲這年,孔子去世(七十三歲),他就像父喪而為師守墓三年;孔子臨終將其孫(孔鯉之遺孤)子思托付於曾參。他雖資質不很聰敏,但能領解孔子的一貫道理,得到孔門十六字心法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」,他把這心法承擔起來,以闡揚儒教。他的修齊治平「格物、致知、正心、誠意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的政治觀,內省、慎獨的修養觀,以孝為本的孝道觀,這些觀點至今對世人都很受用。曾子的一生,他說自己就像《詩經》上說的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」,小心謹慎,終生不忘修養功夫。曾子在孔子去世後,同孔門諸人共參與編制《論語》,他的著作有《大學》、《孝經》和《曾子十篇》等儒家經典。同時,他也是《二十四孝》中「齧指痛心」的主角──曾參採薪山中,家有客至,母無措參不還,乃嚙其指;參忽心痛,負薪以歸,跪問其母,母曰:有客忽至,吾嚙指以悟汝耳。曾姓後裔均把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祖。)

出處: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