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「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;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」

(十六)子曰:「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;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」


【恒貴法師講解】

孔子說,怎麼樣才可以成為一個君子?他就提出兩個方面來說。第一個就是「質」,人的本質的問題。假如一個人的本質勝過他的文才,文,就是他後天所學到的學問;就一個先天,一個後天。質,就是先天的一個本質。什麼是本質呢?就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習相遠。」本來人本質是相同的──那個「質」不是說佛性,還談不到佛性;這就是說人本來有的惻隱之心,羞惡之心,我們都是有共同的地方。「文」,就是你後天所學習的學問。

假如你的本質勝過你的學問的話,那你就會流於鄙野;我們雖然有共同的地方,可是每一個人因為性情不一樣,環境不一樣,所以我們都有一些不大相同的地方。孔子「辦教育,成禮樂」,就是要幫助人怎麼樣把本質上我們生來本來不完美的地方,用後天文化的修養和學問的培養、教導,把那些不好的毛病改過來。

假如一個人,他的文才、學問勝過他的本質,這是他把自己的本都忘了,太過矯柔造作,一點都不真率了。這也好像是一座圖書館沒有去用,你就是學了很多學問,可是你把你的那些人性都忘掉了,那也是不大圓滿的。所以作為一個君子,他應該在他後天的修養方面注意,也應該把他本質好的地方更加地發揚,把不好的毛病去改過來,那才是君子之道。

彬彬,就是相混雜一起;就是你的文才跟你的本質應該是平衡的。比如說那些鄉下的人,他們都是很儉樸、很老實的,可是因為他們沒有後天文化的培養,可能他的舉止、言談就失去文雅的修養;而且他的思想,他的胸襟懷抱,都不會培養成廣大、高遠的。 

相反說,假如一個人,他光在學問方面、在外表方面注意,而把自己本來那些樸實的本質都忘掉了,那也不行的,就不能稱得上「君子」。孔子所說「君子」的資格,就是你要「文」跟「質」都平均,不能極端;這就是儒家所講的中道了義,就是行中庸之道。


【上人講解】

那真有學問的人,也是真讀書的人;什麼叫真讀書?真讀書就是能躬行實踐,知道一點就做一點,不會食古不化。讀了,然後就把它消化了;能消化,才能治病──才能去自己的習氣毛病。我們研究佛法也是這樣子,先研究佛法,若是真正的佛教徒,就要能躬行實踐;不躬行實踐的人,那談不上是佛教徒,只是一個旁觀者。所以你知道,如果不行,那就等於良醫給你開出藥方,你不去服用它,你的病不會去的,一樣的道理。我們對不論哪一段文,學佛經也好,學世間的文字也好,都要實實在在地去做,心領神會,那才是真正明白的人。

那麼心領神會,我們最主要還是在研究上著手,還是要在這個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上老老實實去做;這些基本的條件你抓住了,你得到了,你對研究學問、研究佛法都會迎刃而解,不會不明白的,都會通達無礙的。這主要的,世間聖人所說的道理和佛所說的道理,都是配合人生所需要的藥方;我們只要把這個藥方的藥服了,我們所有的病痛都好了,所有的毛病都改了,我們貪、瞋、癡這些個習氣毛病都改了。

最要緊的,我們不能自己約束自己的,就是貪、爭、求、自私、自利、打妄語;若把這六種的習氣一點一點去了,那也就是明白佛法了,也明白世間法了,也是真正讀書的人、真正研究學問的人、真正的佛教徒、真正是躬行實踐的人。所以我們最要緊的是這個「躬行實踐」!你想要做別人的一個榜樣,先要躬行實踐這些個道理。

我們本來說,每一年要選出一個在萬佛城的模範;我覺得現在在萬佛城的人都不夠這個資格,選不出來!雖然這麼多年了,人都還是在那兒爭、貪、求、自私、自利、打妄語;沒有看哪一個真正地去履行這個宗旨,包括出家人、在家人,沒有看見哪一個!我或者是不太瞭解,你們大家共同來推薦一個,看哪一個對我們這六大宗旨是夠這個資格?能夠這個資格的人,那可以作為我們大家的一個領袖,可以做大家的一個榜樣,可以做大家的一個目標。 

那麼我這麼觀察,看不出來哪一個人夠這個資格;不是有這種毛病,就是有那種毛病。不是有不講話的毛病,再不就有講話講得太多的毛病;不是有太過,就是有不及的;都是沒有能和六大宗旨配合起來。所以這也就像這個「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」;那麼「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」,你們這個質量和學問都沒配合起來,所以這是令我很失望的一個部份。

我們大家現在都要迴光返照,看看哪一個在這兒修道,是真正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?每個人自己檢討檢討自己:有沒有對這個六大宗旨用功?能不能和這六大宗旨配合起來? 


出處:

https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f_others/confucius_analects/confucius_analects_06.htm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