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
(二十八)子曰:「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」
【上人講解】
【子曰】:孔子說。【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】:十室,這是人最少的小地方;可是人最少的小地方,也有最好的人。這個「忠信」,就是品行端正、行為光明磊落的人;就是處事沒有一點苟且敷衍的行為,能以正大光明,能以忠以持己,能以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自己的信譽,保持自己對人這種不欺的行為。一定有這種人的,就是每一個小的鄉村裏邊,也會有這種的好人。【如丘者焉】:他和我是一樣的,像我這麼樣子來對人。他對人怎麼樣?他是對人要幫助人,對國家要盡忠心,他是對全人類要謀幸福的;那麼就是一個小的地方,也有這樣的人。
【不如丘之好學也】:可是他就沒有像我那麼樣子躬行實踐,沒有像我那麼樣子,學了之後能以去實行去。好學的原因,就為了要行;你不行,學了是沒有用的。所以「道是行的,不行何用道?」這個道路是用來走的,也就是修的;你「修道修道」,不是「說道說道」,你說道,說到做不到。那麼我們孫大醫生常常說:「理論一大套,說到做不到。」說到做不到,這就是「說食數寶」,就是「畫餅充饑」,就是在那兒欺世盜名呢!
所以要內自光明磊落,「學然後知不足」。因為你沒有學,你以為自己有什麼了不起;你若是好學的人,時時都覺得自己學問還不圓滿。為什麼?就因為越學越多;因此古人才說「學無止境」,學,沒有停止的時候,你活到老,學到老。這個話,你看!聽著很俗的,但是這話有意思、有道理!活到老,你就應該學到老。所謂:
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;
心如平原走馬,易放難收。
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,這個學,如逆水行舟;你若不往前進,它就退了。好像你讀經,讀《楞嚴經》,讀讀讀,很用功的;你也不溫習它,有一個月、兩個月也沒有溫習,完全都忘了,這就是退了。「心如平原走馬,易放難收」,我們這個心,像那個平原的一匹馬似的;牠各處跑容易,你叫牠不跑,是不容易的。
所以在十幾年以前,我就寫這麼一首偈頌,說:
真認自己錯,莫論他人非;
他非即我非,同體名大悲。
「真認自己錯」,你真正認識自己,那你才算明白自己了:
我自己為什麼這麼糊塗?我自己為什麼這麼顛倒?
我自己為什麼這樣自私?我自己為什麼這樣自利?
我自己是一個修道的人,為什麼還要有所求?
我自己是一個修道的人,為什麼還要在這兒貪?
我是想要修道,為什麼我還在這兒爭?
這個樣子,你一迴光返照、反求諸己,什麼事情都迎刃而解,沒有問題了。因為什麼你有問題?就因為你在那兒爭、貪、求、自私、自利。本來這個自私比那個狗糞還臭,你總要保持它,抓著它不放;你說你這是個聰明人?是個愚癡人?
你想一想,古來神聖仙佛、佛菩薩,都是捨己為人的,沒有一個是捨人為己的。他若捨人為己,這始終是魔王的眷屬;他若捨己為人,這是菩薩的精神,這是菩薩的眷屬,佛的眷屬──關鍵就在這個,這是很容易看的,很容易認識的。你為什麼一定要往那個下流走?為什麼不往上面跑?
人就是這樣子,你看!越學越壞,越壞還越要學。你就拿在我們這個城裏住十多年的人來說,一開始就在萬佛城這兒住,可是對於佛法呢?連一條頭髮那麼一點的佛法也不懂。為什麼呢?就因為還在那兒爭,貪,求,自私,自利!一天到晚都是在那兒給自己講道理,想要利益自己,沒有說:「我想對佛教有什麼貢獻。」這樣子,你說,你學佛法,學到什麼時候你會明白佛法?
出處:
https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f_others/confucius_analects/confucius_analects_05.htm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