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。子曰:「賜也,爾愛其羊,我愛其禮。」

 (十七)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。子曰:「賜也,爾愛其羊,我愛其禮。」

【上人講解】

【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】:「告朔」,本來是個「告」字,但是讀入聲,讀「故,ㄍㄨˋ,gù」音。(編按:朔,是每月的初一。古時天子於每年季冬,頒發來年月朔於諸侯;諸侯於月朔設祭以告廟,謂之「告朔」,就有報朔之意。「餼」讀「戲,ㄒㄧˋ,xì」音,「餼羊」就是祭時所供的牲羊。)

子貢是孔子的一個學生,姓端木,是複姓,名賜。端木賜他聞一知二,顏淵就能聞一知十。「欲去」,他看當時祭祀的風氣很懈怠,他想更正這個風氣,又想節省這種繁文縟禮;沒有用的事情他都要把它免了去,所以他想要把祭祖廟的祭禮修改。祭,不是供養;祭祀祖廟,當時是用一隻羊來祭祖。那麼這種祭祀,時間一久,人就疏懈了;只有用羊去供供,人有的時候忙了,就不去了。所以子貢一看,說這沒有什麼意思,就用一隻羊在那兒祭祀祭祀,人都不去,一點也不誠心了,所以就把羊也省了好了!

【子曰】:孔子就說,【賜也】:端木賜!你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。【爾愛其羊,我愛其禮】:可是你想要節省這隻羊,我實際想到的是改變,不要救這隻羊,我就想還保留著這個祭祀的禮序,我想要保護著它。因為如果去除了,以後人就不知道這個「慎終追遠」的道理了,簡直就把它忘了!這大概的意思是這樣子。 

出處:

https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f_others/confucius_analects/confucius_analects_03.htm

留言